行政管理专业介绍

日期:2022年04月06日 16:50 

——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和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的专门理论和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熟悉党政机关、非政府组织、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过程与管理方法,能够在党政机关、科研机构、文化教育、新闻出版、社会保险、大中型企业等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市政管理、人事管理、办公室管理、社会工作、政策研究、外事交流、宣传策划、秘书、咨询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的专门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人才培养注重加强学科间的渗透、交叉、融合,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具备现代管理意识,具有管理、经营、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要和继续深造提升学历的需要。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知识、能力与素质:

1.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法学和政治学等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2.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

3.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搜集和处理、进行系统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

5.具备与党政机关、科学研究、文化出版、公共事业机构、大中型企业等相关联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6.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总的要求:以“能力”为本位,以“需要”为导向,抓“结合”促“转变”。具体地讲就是:“能力”是指学生的“口才”、“文才”、“干才”和“谋才”,即“开口能讲,提笔能写,有事能办,无事能思”;“需要”是指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要和满足学生继续深造和就业的需要。“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和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转变”是指由理论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转变、由知识积聚型人才向能力开发型人才转变、由传统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转变。简单地讲,就是“一个本位”、“两个需要”、“三个结合三个转变”。

——多学科发展及教育模式:学科模式由管理学、法学、政治学与经济学多学科模式交叉发展;教育模式探索学院型与专门培训型相结合、理论型与应用型相结合、学历型与公职资格型相结合。每年从专业优秀学生中推荐免试研究生若干名。

——师资结构:教师共1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讲师2人;其中硕士13人,博士4人;副高以上职称占88.2%。中青年成为教学和科研的核心力量。组建了教学团队,团队中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能够承担专业的教学任务。并与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公共管理系建立了良好学术合作与交流传统。

——学生培养质量:行政管理专业前身是2001年设立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已经毕业的18届毕业生中,当年共考取研究生过百人,分布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东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南昌大学、华东政法大学、首都经贸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重庆大学、云南大学、江苏大学、兰州大学、深圳大学、苏州大学、新疆大学、安徽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考取国家、省、地(市)、县级公务员的毕业生超百人,其中一些毕业生已经担任县(乡镇)领导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或在公司企业担任人事经理或总经理职务。

学制:本科四年;—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相近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主要课程:行政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社会学、公文写作等。

上一条:安全工程专业介绍 下一条:应急管理专业介绍

关闭